絕經前月經不斷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、激素治療、中藥調理、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。該癥狀通常由內分泌失調、子宮肌瘤、子宮內膜息肉、凝血功能障礙、卵巢功能衰退等原因引起。
1、內分泌失調:下丘腦-垂體-卵巢軸功能紊亂可能導致月經周期異常,表現為經期延長或經量增多。建議保持規律作息,每日進行30分鐘有氧運動,飲食中增加亞麻籽、豆漿等植物雌激素食物。監測基礎體溫變化有助于判斷排卵功能。
2、子宮肌瘤:肌壁間肌瘤可能引起宮腔面積增大,導致經期延長。肌瘤直徑超過5cm或伴有貧血需考慮腹腔鏡肌瘤剔除術或子宮動脈栓塞術。日常避免攝入含雌激素保健品,每月記錄月經失血情況。
3、子宮內膜息肉:異常子宮內膜增生可造成間斷性出血,陰道超聲檢查可確診。宮腔鏡息肉切除術是首選治療方案,術后需定期復查。減少高脂肪飲食攝入,補充維生素E有助于內膜修復。
4、凝血功能障礙:血小板減少或凝血因子缺乏可能導致經血不易凝固。需進行凝血四項檢查,確診后可服用氨甲環酸、維生素K等藥物。避免劇烈運動,增加動物肝臟、深綠色蔬菜等富含鐵元素食物。
5、卵巢功能衰退:卵泡儲備下降可能導致無排卵性子宮出血。性激素六項檢查顯示FSH水平升高時,可采用雌孕激素序貫療法。練習瑜伽、冥想等減壓活動,每周食用3次深海魚類補充Omega-3脂肪酸。
維持均衡飲食結構,每日攝入瘦肉蛋白100g、深色蔬菜300g,限制咖啡因攝入量在200mg以內。選擇快走、游泳等中等強度運動,每周累計150分鐘。建立月經日記記錄出血模式,每半年進行婦科超聲和宮頸癌篩查。出現頭暈乏力等貧血癥狀或持續出血超過10天時需及時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