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血糖高可通過飲食調整、運動干預、血糖監測、藥物控制和并發癥管理等方式治療。高血糖通常由胰島素抵抗、胰腺功能減退、飲食不當、缺乏運動、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。
1、飲食調整:減少精制糖和飽和脂肪攝入,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如燕麥、糙米。增加膳食纖維攝入,每日蔬菜不少于500克。采用少食多餐模式,避免一次性大量進食導致血糖驟升。
2、運動干預: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,如快走、太極拳。抗阻訓練每周2-3次,重點鍛煉大肌群。運動前后監測血糖,避免空腹運動導致低血糖。運動時間建議固定在餐后1小時。
3、血糖監測:使用便攜式血糖儀定期檢測空腹及餐后2小時血糖。記錄血糖波動曲線,識別飲食與運動的個體化影響。定期檢測糖化血紅蛋白,反映近3個月平均血糖水平。發現異常波動時及時就醫調整方案。
4、藥物控制:口服降糖藥可選擇二甲雙胍、格列美脲、阿卡波糖等。胰島素治療需根據血糖譜選擇基礎胰島素或餐時胰島素。藥物治療需配合飲食運動,定期評估肝腎功能。避免自行調整藥物劑量。
5、并發癥管理:每年進行眼底檢查、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和神經傳導檢查。控制血壓低于130/80mmHg,血脂達標。足部每日檢查,預防糖尿病足發生。出現視力模糊、肢體麻木等癥狀及時就診。
維持血糖穩定需要綜合管理,建議每日攝入堅果20克、深海魚類每周3次,進行八段錦等柔和中式運動。建立規律作息,保證7小時睡眠。家屬應學習低血糖識別與處理,共同參與健康管理。定期內分泌科隨訪,根據季節變化調整控糖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