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經回潮需重點關注衛生護理、情緒調節和異常癥狀監測,主要注意事項包括及時更換衛生用品、避免劇烈運動、觀察出血量變化、保持營養均衡、警惕感染風險。
1、衛生護理:
經期回潮時子宮內膜再次脫落,需選用透氣性好的衛生巾或棉條,每2-3小時更換一次。避免使用內置式衛生棉條超過8小時,防止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風險。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1-2次,禁止陰道沖洗或盆浴。經血是細菌培養基,不及時清潔可能引發外陰炎或尿路感染。
2、運動管理:
避免進行卷腹、深蹲等增加腹壓的運動,防止經血逆流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癥風險。可進行散步、瑜伽等低強度運動,但出血量較大時應暫停。游泳、騎行等可能造成會陰部摩擦的運動需待經血完全干凈后再進行。
3、出血觀察:
正常回潮出血量應少于平時月經量,持續時間不超過3天。若出現每小時浸透一片衛生巾、持續出血超1周、排出大量血塊或組織物,可能提示黃體功能不全、子宮肌瘤等病變。伴隨嚴重腹痛或頭暈需立即就醫。
4、營養補充:
增加動物肝臟、菠菜等富鐵食物攝入,預防失血性貧血。每日保證60g優質蛋白質攝入,推薦魚肉、豆制品等。適量食用紅棗、桂圓等溫補食材,但陰虛體質者需避免過量。經期忌食生冷辛辣食物,減少前列腺素分泌引發的痛經。
5、感染預防:
經期宮頸口擴張使細菌更易上行感染,出現發熱、異味分泌物等需排查盆腔炎。同房應使用避孕套,避免經期最后兩天及回潮期性生活。糖尿病患者需加強血糖監測,高血糖環境更易繼發生殖系統感染。
月經回潮期間建議穿著寬松棉質內褲,每日更換并陽光下暴曬消毒。保持每日1500ml飲水量促進代謝,可飲用溫熱的紅糖姜茶緩解宮寒不適,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糖分攝入。出現持續頭痛、視物模糊等異常時需排查垂體病變可能。建立月經周期記錄表,連續3個月出現異常回潮建議進行婦科超聲和性激素六項檢查。經期后一周進行血紅蛋白檢測,數值低于110g/L需考慮鐵劑補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