肛門外翻通常無法自愈,需要醫療干預。肛門外翻又稱直腸脫垂,是指直腸黏膜或全層脫出肛門外,屬于器質性病變,長期不治療可能導致嵌頓壞死或感染。
一、輕度肛門外翻表現及處理:
早期表現為排便時黏膜脫出,可自行回納。此時可通過提肛運動增強盆底肌力量,每日3組、每組15次收縮肛門動作。飲食需增加膳食纖維攝入,如燕麥、芹菜等,保持大便軟化。避免久蹲、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壓行為。
二、中重度肛門外翻治療方式:
完全性直腸脫垂需手術修復,常用術式包括經肛門直腸黏膜環切術、腹腔鏡直腸固定術等。伴隨肛門括約肌松弛者可能需聯合括約肌成形術。術后需保持傷口清潔,使用高錳酸鉀坐浴預防感染,3個月內禁止負重及劇烈運動。
日常護理需建立規律排便習慣,晨起空腹飲用溫水刺激腸蠕動。坐姿排便時腳下墊矮凳減少直腸角度,每次如廁不超過5分鐘。疼痛發作期可局部冷敷緩解水腫,選擇無鋼圈透氣內褲減少摩擦。長期便秘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乳果糖等滲透性緩瀉劑,避免濫用刺激性瀉藥加重黏膜損傷。每周進行游泳、快走等低強度運動改善盆腔血液循環,體重超標者需逐步減重至BMI<24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