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月板損傷的治療藥物需根據損傷程度和癥狀選擇,常用藥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藥、氨基葡萄糖、活血化瘀類中成藥等。
一、非甾體抗炎藥:
非甾體抗炎藥適用于半月板損傷伴隨關節疼痛和炎癥的情況。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減輕疼痛和腫脹。常用藥物包括布洛芬、雙氯芬酸鈉、塞來昔布等。使用需注意胃腸道反應,長期服用可能增加心血管風險,需在醫生指導下短期應用。
二、氨基葡萄糖:
氨基葡萄糖是軟骨保護劑,可促進軟骨基質合成,延緩關節退化。對于慢性半月板損傷或合并骨關節炎的患者,可長期服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或鹽酸氨基葡萄糖改善關節功能。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輕度胃腸道不適,建議隨餐服用。
三、活血化瘀類中成藥:
中成藥如活血止痛膠囊、跌打丸等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、消腫止痛的作用。適用于急性損傷后淤血腫脹期,可配合物理治療加速恢復。服用期間需觀察是否出現皮膚過敏反應,避免與其他抗凝藥物聯用。
半月板損傷患者除藥物治療外,需避免劇烈運動和負重活動,急性期可冷敷減輕腫脹。恢復期建議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增強膝關節穩定性,游泳、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有助于功能恢復。飲食上多攝入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如骨湯、魚類,補充維生素C促進結締組織修復。體重超標者需控制飲食減輕關節負荷,必要時佩戴護膝提供外部支撐。若保守治療3個月無效或出現關節交鎖癥狀,需考慮關節鏡手術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