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視力篩查中的S代表球鏡度數近視或遠視,C代表柱鏡度數散光,兩者共同反映屈光狀態。視力篩查中S和C的數值主要通過電腦驗光儀測量,評估兒童是否存在屈光不正問題。
1、球鏡度數S:
球鏡度數Spherical power以“S”表示,數值前的“+”代表遠視,“-”代表近視。例如S+2.00表示200度遠視,S-1.50表示150度近視。兒童眼球發育過程中,輕度遠視屬生理現象,但超過+3.00D或出現近視需警惕。學齡前兒童遠視儲備不足可能預示未來近視風險。
2、柱鏡度數C:
柱鏡度數Cylindrical power以“C”表示,用于評估散光程度。數值代表散光度數,軸位0°-180°標注散光方向。如C-1.25×90°表示125度散光,軸位在垂直方向。兒童散光超過100度可能影響視覺發育,需結合角膜地形圖進一步檢查。
3、篩查標準:
3歲以上兒童正常屈光參考范圍為:球鏡+1.00D至+2.00D遠視儲備,柱鏡≤0.75D。若篩查發現S超出±3.00D、C超過1.50D,或兩眼差異大于1.50D,提示需轉診眼科。早產兒、有家族史者應增加篩查頻率。
4、測量原理:
電腦驗光儀通過紅外線探測角膜反射光斑,計算屈光力。兒童配合度影響結果準確性,需在自然瞳孔狀態下檢測。篩查結果異常時,需結合散瞳驗光排除調節性近視,睫狀肌麻痹后可獲得真實屈光度。
5、臨床意義:
屈光篩查可早期發現弱視危險因素,6歲前是治療關鍵期。高度遠視易導致調節性內斜視,散光可能引發屈光性弱視。對篩查異常兒童,建議3-6個月復查,確診后需光學矯正框架鏡/角膜接觸鏡或視覺訓練。
兒童視力篩查后,家長應關注用眼行為管理:每日戶外活動不少于2小時,控制電子屏幕時間在20分鐘內,閱讀保持30厘米距離。飲食補充富含葉黃素菠菜、蛋黃、維生素A胡蘿卜、肝臟的食物。建立屈光發育檔案,每3-6個月復查視力,學齡期兒童建議使用防藍光眼鏡緩解視疲勞。出現瞇眼、歪頭看物等異常行為時需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