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腹痛可通過調整飲食、熱敷腹部、服用促胃動力藥、抑制胃酸分泌藥、抗幽門螺桿菌治療等方式緩解。上腹痛通常由飲食不當、功能性消化不良、胃炎、胃潰瘍、膽道疾病等原因引起。
1、飲食調整:
避免辛辣刺激、油膩及產氣食物,選擇小米粥、南瓜羹等易消化食物。少食多餐可減輕胃部負擔,餐后1小時內避免平臥。胃食管反流患者需限制咖啡、巧克力攝入。
2、物理緩解:
用40℃左右熱水袋熱敷上腹部15分鐘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。順時針按摩臍周可緩解腸痙攣,配合腹式呼吸能降低內臟敏感度。避免劇烈運動加重疼痛。
3、藥物選擇:
多潘立酮適合餐后腹脹的胃動力障礙者,但機械性腸梗阻患者禁用。鋁碳酸鎂可中和胃酸,雷貝拉唑抑制胃酸分泌效果顯著。幽門螺桿菌陽性需聯用阿莫西林、克拉霉素、鉍劑。
4、病理因素:
胃潰瘍多與幽門螺桿菌感染、長期服用非甾體藥有關,典型表現為餐后1小時疼痛。膽囊炎常由膽結石引發,疼痛向右肩放射,超聲檢查可確診。
5、伴隨癥狀:
嘔血黑便提示消化道出血,皮膚鞏膜黃染需排查肝膽疾病。持續絞痛伴發熱可能為急性胰腺炎,應立即禁食就醫。糖尿病患者出現上腹痛要警惕酮癥酸中毒。
建議每日進行30分鐘快走等有氧運動增強胃腸蠕動,規律作息避免熬夜。疼痛超過3天或出現體重下降、貧血等報警癥狀時,需完善胃鏡、腹部CT檢查。長期反復發作需排查食物不耐受,乳糖不耐受者可選擇酸奶替代牛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