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月板損傷后能否走路需根據損傷程度決定。輕度損傷在醫生允許下可短距離行走,中重度損傷需嚴格制動。
1、輕度半月板損傷:
表現為膝關節偶發隱痛或活動時彈響,磁共振顯示Ⅰ-Ⅱ度損傷。急性期建議使用拐杖分擔負重,行走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,避免跑跳及下蹲動作。可配合冷敷緩解腫脹,穿戴護膝增加關節穩定性。康復期逐步進行直腿抬高、踝泵訓練,增強股四頭肌力量。
2、中重度半月板損傷:
伴隨關節交鎖、劇烈疼痛或明顯腫脹,磁共振顯示Ⅲ度及以上損傷。此類損傷可能與急性扭轉傷、長期勞損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為膝關節活動受限、局部壓痛等癥狀。需立即制動并就醫,部分復雜撕裂需關節鏡下行半月板縫合或部分切除術。術后需支具固定4-6周,期間禁止負重行走。
康復期間建議選擇游泳、騎固定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,每日補充1500毫克膠原蛋白肽促進軟骨修復,避免爬山、爬樓梯等動作。體重指數超標者需控制飲食減輕關節負荷,可多食用三文魚、奇異果等富含維生素C和歐米伽3的食物。若出現關節發熱或夜間痛加重,應及時復查排除繼發性滑膜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