肚子兩邊疼痛可能由胃腸功能紊亂、泌尿系統結石、婦科疾病、肌肉拉傷、腸易激綜合征等原因引起。
1、胃腸功能紊亂:
飲食不規律或食用刺激性食物可能導致胃腸痙攣,表現為雙側腹部陣發性絞痛,常伴有腹脹、噯氣。調整飲食結構,避免生冷辛辣食物可緩解癥狀,必要時可遵醫囑使用解痙藥物如顛茄片、山莨菪堿等。
2、泌尿系統結石:
輸尿管結石嵌頓時可引發側腹部劇烈絞痛,疼痛常向會陰部放射,可能伴有血尿、尿頻。結石直徑小于6毫米時可通過多飲水促進排出,較大結石需體外沖擊波碎石或輸尿管鏡取石。典型癥狀為突發性刀割樣疼痛,疼痛評分可達7-10分。
3、婦科疾病:
女性雙側下腹痛需警惕盆腔炎、卵巢囊腫蒂扭轉等婦科急癥。盆腔炎多表現為持續性隱痛伴陰道分泌物增多,卵巢囊腫扭轉則會出現突發劇痛伴惡心嘔吐。經陰道超聲檢查可明確診斷,急性期需抗生素治療,必要時行腹腔鏡手術。
4、肌肉拉傷:
劇烈運動或突然轉身可能導致腹外斜肌等肌肉拉傷,表現為運動時加重的牽扯痛,局部壓痛明顯。急性期應休息并冷敷,48小時后熱敷促進恢復,疼痛持續可考慮物理治療。體檢時可觸及肌肉緊張和特定體位疼痛加重。
5、腸易激綜合征:
功能性腸道紊亂常引起臍周及雙側腹部隱痛,排便后緩解,癥狀持續3個月以上。可能與內臟高敏感性有關,建議記錄飲食日志排查誘因,可嘗試低FODMAP飲食,嚴重者需心理行為干預聯合調節腸道菌群治療。
建議保持每日飲水1500-2000毫升,規律進行如散步、瑜伽等低強度運動。飲食選擇易消化的粥類、蒸煮食材,避免豆類、洋蔥等產氣食物。出現持續疼痛超過6小時、疼痛進行性加重、伴隨發熱或便血等情況時,應立即就醫排查急腹癥。長期反復腹痛建議完善胃腸鏡、腹部CT等檢查,40歲以上人群需警惕消化道腫瘤可能。記錄疼痛發作時間、誘因及緩解方式有助于醫生判斷病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