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婦血壓高可通過生活方式調整、降壓藥物、補鈣治療、密切監測、必要時住院治療等方式干預,通常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、慢性高血壓合并妊娠等因素有關。
1、生活方式調整:
減少鈉鹽攝入至每日4-5克,增加富含鉀的香蕉、菠菜等食物攝入。保持每日30分鐘低強度運動如散步,睡眠時間不少于8小時。避免情緒激動和長時間站立,建議采用左側臥位休息以改善胎盤血流。
2、降壓藥物:
妊娠期安全用藥包括甲基多巴、拉貝洛爾和硝苯地平緩釋片。這些藥物通過不同機制平穩降壓,對胎兒發育影響較小。用藥期間需每周監測血壓變化,出現視物模糊或持續性頭痛需立即就醫。
3、補鈣治療:
每日補充鈣劑1000-1500mg可降低子癇前期風險,尤其適用于低鈣飲食孕婦。鈣離子能穩定血管平滑肌細胞膜,聯合維生素D3可促進鈣質吸收。需分次服用以減少胃腸道反應。
4、密切監測:
每周至少2次家庭血壓監測,重點關注晨峰血壓和夜間血壓。定期進行尿蛋白檢測和胎兒超聲檢查,當收縮壓≥160mmHg或出現蛋白尿時提示病情進展。動態血壓監測能發現隱匿性高血壓。
5、住院治療:
出現嚴重高血壓≥160/110mmHg、持續性頭痛、肝功能異常或胎兒生長受限時需住院。靜脈用拉貝洛爾或肼苯噠嗪可快速控制血壓,同時進行24小時尿蛋白定量和胎心監護。
妊娠期高血壓管理需營養科與產科協同干預。建議采用DASH飲食模式,每日攝入蔬菜500克、低脂乳制品300毫升,限制加工食品。可進行孕婦瑜伽或水中運動,每周3次、每次不超過45分鐘。自測血壓需在靜坐5分鐘后進行,記錄早晚測量值。出現血壓驟升、視物模糊或胎動異常時需急診就診。產后6周需復查血壓,約20%患者可能轉為慢性高血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