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石癥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典型癥狀包括突發性眩暈、眼球震顫、惡心嘔吐,癥狀通常在頭部位置變化時觸發,如躺下、翻身或抬頭。
1、突發眩暈:
患者會感到強烈的旋轉性眩暈,持續時間通常不超過1分鐘。眩暈發作與頭部位置變化直接相關,例如從臥位突然坐起或轉頭時。這種眩暈感可能讓人誤以為周圍環境在旋轉,但意識始終保持清醒。
2、眼球震顫:
眩暈發作時常伴隨特定方向的眼球不自主顫動眼震,多為水平性或旋轉性。醫生可通過觀察眼震方向判斷受累的半規管,常見于后半規管耳石脫落。眼震具有疲勞性,重復誘發動作后癥狀可能減輕。
3、姿勢觸發:
癥狀嚴格與特定頭位相關,常見誘因包括床上翻身、仰頭系鞋帶、彎腰撿東西等動作。不同于其他眩暈疾病,耳石癥不會在靜止狀態下自發發作,也不會伴隨耳鳴或聽力下降。
4、惡心嘔吐:
約半數患者因前庭系統受刺激出現自主神經反應,表現為面色蒼白、出冷汗等。嘔吐通常呈噴射性,但吐后眩暈感不會明顯緩解,這與梅尼埃病有所不同。
5、短暫發作:
每次眩暈持續時間通常為10-60秒,極少超過2分鐘。癥狀具有自限性,但可能反復發作數周至數月。部分患者發作后會有持續數小時的頭昏或平衡失調感。
建議眩暈發作期間避免突然改變體位,睡眠時可墊高床頭30度。耳石復位治療是首選方案,通過特定頭部運動幫助耳石歸位。日常可進行Brandt-Daroff習服訓練,逐步提高前庭耐受性。均衡攝入維生素D和鈣質有助于維持耳石正常代謝,避免咖啡因和酒精等刺激性飲食。若頻繁發作或伴隨聽力異常,需排除梅尼埃病或前庭神經炎等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