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道疼痛可通過抗生素、非甾體抗炎藥、解痙藥、植物制劑、局部麻醉藥等方式治療。尿道疼痛可能與尿路感染、尿道結石、尿道損傷、前列腺炎、尿道狹窄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為排尿灼痛、尿頻、尿急、血尿、下腹墜脹等癥狀。
1、抗生素:細菌性尿道炎需針對性使用抗生素,常用藥物包括左氧氟沙星、頭孢克肟、磷霉素氨丁三醇。抗生素需按療程服用,避免自行停藥導致耐藥性。支原體感染可選用阿奇霉素或多西環素。
2、非甾體抗炎藥:布洛芬、雙氯芬酸鈉、塞來昔布等藥物可緩解炎癥性疼痛。適用于非感染性尿道刺激癥狀,短期使用需注意胃腸道不良反應。合并發熱時可輔助退熱治療。
3、解痙藥:鹽酸黃酮哌酯、間苯三酚能松弛尿道平滑肌,改善排尿痙攣性疼痛。對結石或導管刺激引起的絞痛效果顯著,但青光眼患者禁用抗膽堿能類藥物。
4、植物制劑:非洲臀果木提取物、南瓜籽油可減輕前列腺增生導致的尿道壓迫癥狀。配合鋸棕櫚等草本成分能降低尿路黏膜敏感性,適合慢性非細菌性尿道不適。
5、局部麻醉藥:利多卡因凝膠、苯佐卡因栓劑直接作用于黏膜神經末梢,快速緩解檢查或術后短期疼痛。需避免長期使用防止黏膜損傷,過敏體質慎用。
日常增加每日飲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,稀釋尿液減少刺激。避免攝入酒精、辛辣食物及含咖啡因飲料,選擇棉質透氣內褲減少摩擦。適度進行盆底肌訓練增強尿道括約肌功能,排尿后溫水坐浴可緩解局部不適。出現持續血尿、發熱或腰痛需及時泌尿外科就診排除復雜感染或梗阻性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