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視可能導致眼底改變。隨著近視度數加深,眼球前后徑延長,視網膜、脈絡膜等眼底組織可能發生病理性改變。
1、低中度近視的眼底改變:
300度以下的低度近視通常不會造成明顯眼底病變,部分人群可能出現輕度視盤傾斜或弧形斑。300-600度的中度近視患者中,約30%會出現后鞏膜葡萄腫,表現為視盤周圍萎縮弧擴大,視網膜血管走行變直。這類改變一般不影響中心視力,但需每年進行散瞳眼底檢查,重點關注周邊視網膜是否有變薄或裂孔。
2、高度近視的眼底病變:
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患者中,超過70%會發生病理性眼底改變。典型表現包括后極部地圖狀萎縮、視網膜劈裂、黃斑出血等。高度近視相關的脈絡膜新生血管發病率是正常人群的50倍,可能導致不可逆的視力下降。建議每半年進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查,必要時采用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治療。
近視人群應避免劇烈運動和高強度用眼,每天保證2小時以上戶外活動。飲食上多攝入富含葉黃素、玉米黃質的深色蔬菜,如菠菜、羽衣甘藍。高度近視者需嚴格防范視網膜脫離風險,出現閃光感或視野缺損應立即就醫。建立包含視力、眼壓、眼底照相在內的年度眼科檢查檔案,有助于早期發現眼底病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