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后仍可能傳染給嬰兒,傳染風險與初次感染相似。
1、傳染機制與防護要點:
新冠病毒通過飛沫、氣溶膠及接觸傳播,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病毒載量較高時傳染性較強。嬰兒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,需特別注意防護。照料者應佩戴口罩,接觸嬰兒前嚴格洗手,避免對著嬰兒咳嗽或打噴嚏。家庭環境保持通風,定期清潔高頻接觸物品表面。
2、母嬰接觸的特殊情況:
哺乳期母親感染后,母乳中未發現活病毒,但需注意防護。親喂時可佩戴N95口罩,或選擇吸奶器擠出母乳由健康照料者喂養。若母親癥狀嚴重需隔離,可暫時中斷直接接觸,通過視頻等方式維持親子互動。嬰兒用品需單獨消毒,避免與感染者共用毛巾、餐具等物品。
3、癥狀監測與應對:
嬰兒感染后可能表現為發熱、喂養困難、嗜睡或呼吸急促,部分患兒出現腹瀉。需密切觀察體溫、尿量及精神狀態,避免使用成人退熱藥物。如出現拒奶、呼吸頻率超過每分鐘40次、持續高熱等情況應立即就醫。未滿3個月嬰兒發熱屬于急診范疇,需及時醫療干預。
建議感染者與嬰兒分室居住至少5天,直至體溫正常24小時且癥狀緩解。康復后仍需觀察2周內嬰兒狀況,注意有無遲發性癥狀。日常可適當補充維生素D促進免疫調節,保持室內濕度40%-60%減少呼吸道刺激。嬰兒推車外出時使用防護罩,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。若家庭多名成員感染,需指定未感染者專職照料嬰兒,并準備便攜式血氧儀監測嬰兒體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