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皮上長紅疙瘩可能由細菌感染、瞼腺炎、過敏反應、接觸性皮炎、蠕形螨感染等原因引起,可通過局部熱敷、抗生素眼膏、抗過敏藥物、激素類藥膏、除螨護理等方式緩解。
1、細菌感染:
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侵入睫毛毛囊或皮脂腺時,易形成局部紅腫硬結。早期表現為眼瞼邊緣局限性充血,觸摸有綠豆大小硬塊伴壓痛。保持眼部清潔基礎上,每日用40℃溫熱毛巾敷患處3次,每次10分鐘促進炎癥消退。
2、瞼腺炎:
瞼板腺開口阻塞繼發感染時,會在眼瞼內側形成麥粒腫。典型癥狀為眨眼時異物感明顯,結膜面可見黃色膿點。可能與用眼過度導致腺體分泌異常有關,急性期需避免擠壓,可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控制感染。
3、過敏反應:
眼瞼皮膚接觸花粉、化妝品等致敏原后,血管神經性水腫可導致簇集性紅色丘疹。常伴隨劇烈瘙癢和流淚,可能與特應性體質相關。口服氯雷他定配合冷敷可緩解癥狀,需立即停用可疑致敏產品。
4、接觸性皮炎:
劣質眼線筆、假睫毛膠水等化學刺激物會破壞皮膚屏障,引發邊界清晰的紅斑脫屑。急性期出現滲出傾向時,短期涂抹氫化可的松軟膏,同時改用無香料眼科專用卸妝產品。
5、蠕形螨感染:
毛囊蠕形螨過度繁殖會誘發慢性瞼緣炎,表現為睫毛根部鱗屑附著和反復紅疹。使用含茶樹精油的專用眼部濕巾早晚清潔,嚴重者需聯合伊維菌素局部殺螨治療。
日常需注意避免揉眼動作,化妝工具定期用75%酒精消毒。增加藍莓、胡蘿卜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攝入,適度進行眼球轉動訓練改善局部循環。持續一周未消退或出現視力模糊時,應及時至眼科進行裂隙燈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