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數情況下尾骨痛在2-4周內可自行緩解。尾骨損傷程度決定恢復時長,輕微挫傷通常無需特殊治療。
1、輕度挫傷:
尾骨受到輕微撞擊后,局部軟組織可能出現充血水腫。疼痛表現為坐立時明顯,平臥時減輕,通常不影響日常活動。建議使用環形坐墊分散壓力,每日冰敷15分鐘緩解腫脹,避免久坐或劇烈運動。可配合非甾體抗炎藥減輕炎癥反應,如布洛芬、雙氯芬酸鈉等。
2、中度骨裂:
若跌倒時沖擊力較大,可能造成尾骨線性骨折。疼痛持續且劇烈,排便或咳嗽時加重,X線檢查可確診。需嚴格臥床休息1-2周,使用特制氣墊圈減輕坐姿壓迫。康復期間可進行骨盆底肌訓練,如凱格爾運動增強局部穩定性。疼痛頑固者可考慮局部封閉治療,常用藥物包括利多卡因復合曲安奈德。
3、嚴重移位骨折:
罕見情況下尾骨可能出現明顯移位,伴隨持續劇痛和排便困難。這種情況需骨科評估是否需手法復位,極個別病例需手術切除尾骨。術后需保持傷口清潔干燥,6周內避免騎自行車等會陰部受壓活動。
康復期間建議增加富含鈣質和維生素D的食物如豆腐、黑芝麻,促進骨骼修復。每日進行10分鐘臀橋運動改善血液循環,睡眠時采取側臥位減輕尾骨壓力。若疼痛超過1個月未緩解或出現下肢麻木,需排查是否存在骶神經壓迫或椎間盤問題。觀察排便是否正常,尾骨區持續腫脹需排除血腫或感染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