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兒神經性厭食癥通常無法自愈,需及時干預治療。該疾病屬于進食障礙,表現為持續拒食、體重顯著下降及對體重體型的過度關注,需通過醫學手段和心理干預綜合治療。
一、疾病特點與分期
神經性厭食癥分為限制型和暴食-清除型。早期表現為刻意節食、過度運動,中期出現代謝紊亂如低鉀血癥、閉經,晚期可能引發多器官衰竭。兒童患者因生長發育需求,營養不良易導致骨密度降低、身高停滯。
二、治療措施
治療需營養支持與心理治療并重。營養師會制定漸進式增重計劃,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。心理治療采用家庭治療改善親子互動,認知行為療法糾正體像認知偏差。嚴重病例需住院進行腸內營養支持,使用奧氮平等藥物調節情緒。
三、家庭護理要點
家長需避免強迫進食,營造輕松就餐環境,用小型餐盤減少壓力。定期監測身高體重百分位數,記錄進食行為變化。鼓勵參與非競爭性運動如游泳,逐步重建對食物的正常認知。
日常需保證優質蛋白攝入,如魚肉、豆腐等易消化食物,分6-8餐少量進食。避免高纖維食物加重飽腹感。可進行舒緩瑜伽改善體像認知,配合沙盤游戲治療釋放焦慮。建議固定用餐時間,用餐時關閉電子設備減少干擾。若持續兩周進食量不足基礎代謝的70%,或出現心率低于50次/分等危象,需立即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