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暑可通過物理降溫、補液等方式治療,九味羌活丸不適用于中暑急救。中暑通常由高溫環境、脫水、電解質紊亂、汗腺功能障礙、基礎疾病等因素引起。
1、高溫暴露:
長時間處于35℃以上環境會抑制體溫調節中樞功能,導致核心體溫超過40℃。需立即轉移至陰涼處,用濕毛巾冷敷頸部、腋窩等大血管處,避免使用酒精擦拭。
2、體液丟失:
大量出汗造成血容量不足時,每小時需補充含0.1%鹽分的涼白開500-1000ml,可交替飲用運動飲料補充鉀鈉離子。出現嘔吐腹瀉時需靜脈輸注生理鹽水。
3、電解質失衡:
低鈉血癥患者可能出現肌肉痙攣、定向力障礙,可口服補液鹽Ⅲ號調節滲透壓。嚴重低鉀者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氯化鉀緩釋片。
4、散熱障礙:
汗腺功能異常可能與抗膽堿能藥物、硬皮病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為皮膚干燥無汗、心動過速等癥狀。需停用相關藥物,使用冰毯進行體外降溫。
5、基礎疾病:
糖尿病、甲亢等代謝性疾病患者易發生熱射病,常伴隨意識模糊、抽搐等癥狀。需監測血糖水平,必要時采用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。
中暑恢復期建議每日飲用綠豆湯、冬瓜薏米水等清熱飲品,避免烈日下劇烈運動。選擇棉質透氣衣物,居家可開啟空調維持26℃室溫。若出現持續頭痛或尿量減少,需急診排查橫紋肌溶解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