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性生殖檢查項目數量因檢查目的不同有所差異,常規篩查通常包含5-8項基礎項目。生殖系統檢查可分為體格檢查、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評估三大類,需根據個體癥狀及需求進行組合。
一、基礎體格檢查:
外生殖器檢查是首要項目,包括陰莖發育狀態、睪丸體積測量、附睪觸診以及精索靜脈觸診。醫生會觀察是否存在包莖、尿道下裂等結構異常,通過手法檢查睪丸質地是否均勻,排除隱睪或腫瘤可能。陰囊觸診可初步判斷精索靜脈曲張程度,該檢查無需特殊準備,但需保持局部清潔。
二、精液分析核心項目:
精液常規是評估生育力的金標準,包含精液量、液化時間、精子濃度、活力分級、形態學分析等參數。部分實驗室會增加精子DNA碎片率檢測,用于反復流產夫婦的病因篩查。精漿生化檢測可判斷附屬性腺功能,包括果糖、酸性磷酸酶等指標。檢查前需禁欲2-7天,采集時避免樣本污染。
三、內分泌與遺傳學檢測:
性激素六項涵蓋促卵泡激素、黃體生成素等垂體激素,以及睪酮、泌乳素等直接反映睪丸功能的指標。染色體核型分析針對無精癥患者,可檢出克氏綜合征等遺傳異常。Y染色體微缺失檢測能明確部分生精障礙的分子病因,這類血液檢測建議在上午空腹進行。
四、影像學評估手段:
陰囊超聲可清晰顯示睪丸微石癥、占位性病變,彩色多普勒能動態觀察血流異常。經直腸超聲主要檢查前列腺和精囊結構,對射精管梗阻診斷有重要意義。必要時需進行輸精管造影或磁共振成像,這類檢查需提前預約并做好腸道準備。
男性生殖檢查后應保持清淡飲食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影響檢測結果準確性。穿著寬松棉質內褲減少局部摩擦,檢查后24小時內不宜劇烈運動。備孕男性建議提前3個月補充鋅、硒等微量元素,規律作息有助于改善精液參數。存在異常結果時需在男科醫生指導下進行復檢或治療,避免自行解讀報告產生焦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