繼發性青光眼可通過藥物控制、激光治療、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。該病通常由眼外傷、葡萄膜炎、白內障、糖皮質激素使用、眼底血管病變等因素引起。
1、藥物控制:繼發性青光眼可能與房水循環受阻、炎癥反應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為眼壓升高、視神經損傷等癥狀。常用降眼壓藥物包括前列腺素類藥物如拉坦前列素、β受體阻滯劑如噻嗎洛爾、碳酸酐酶抑制劑如布林佐胺。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長期規律使用,定期監測眼壓變化。
2、激光治療:選擇性激光小梁成形術SLT可改善房水外流,適用于開角型繼發性青光眼。激光周邊虹膜切開術LPI能解除瞳孔阻滯,適用于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后。激光治療創傷小,但可能需要重復操作。
3、手術治療:小梁切除術通過建立新的房水引流通道降低眼壓,適用于藥物控制不佳者。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通過人工導管引流房水,常用于難治性青光眼。術后需密切隨訪,警惕濾過泡瘢痕化等并發癥。
4、原發病治療:葡萄膜炎繼發青光眼需用免疫抑制劑控制炎癥;白內障膨脹期青光眼需行超聲乳化吸除術;糖皮質激素相關青光眼需停用或更換藥物。控制原發病可顯著改善青光眼進展。
5、視神經保護:補充葉黃素、維生素B族等神經營養素有助于延緩視神經萎縮。避免劇烈運動、屏氣動作等可能引起眼壓波動的行為。定期進行視野檢查、OCT檢測視神經纖維層厚度。
繼發性青光眼患者需保持低鹽飲食,限制咖啡因攝入,每日飲水少量多次。可進行散步、太極拳等溫和運動,避免倒立、舉重等增加腹壓的動作。嚴格遵醫囑用藥,每3-6個月復查眼壓及視功能,出現眼痛、視力驟降需立即就診。早期規范治療可有效保存殘余視力,但已損傷的視功能不可逆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