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宮肌瘤的藥物治療需根據癥狀和患者需求選擇,常用藥物包括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、孕激素受體調節劑和非甾體抗炎藥。
1、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:
亮丙瑞林、戈舍瑞林等藥物通過抑制卵巢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,使肌瘤縮小。適用于術前縮小肌瘤體積或圍絕經期患者,可能出現潮熱、骨質疏松等副作用,建議短期使用并配合鈣劑補充。
2、孕激素受體調節劑:
米非司酮可阻斷孕激素受體,抑制肌瘤生長并減輕月經過多癥狀。每日小劑量使用3-6個月可使肌瘤體積減少40%-50%,需監測肝功能異常等不良反應。
3、非甾體抗炎藥:
布洛芬、萘普生等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緩解痛經和盆腔壓迫癥狀,適用于以疼痛為主要表現的患者。需注意胃腸道刺激風險,建議餐后服用。
4、止血藥物:
氨甲環酸通過抑制纖溶系統減少月經量,適用于貧血患者??膳c鐵劑聯合使用改善血紅蛋白水平,血栓病史者禁用。
5、中藥制劑:
桂枝茯苓膠囊、宮瘤寧等中成藥具有活血化瘀作用,可輔助改善盆腔循環。需連續服用3個月經周期以上,效果存在個體差異。
子宮肌瘤患者需保持均衡飲食,適量增加深色蔬菜和全谷物攝入,限制紅肉及高脂食品。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、游泳,避免久坐。定期婦科超聲監測肌瘤變化,出現異常出血或腹痛加劇應及時復診。絕經后女性肌瘤通常自然萎縮,未絕經者需每6-12個月復查,藥物治療期間建議配合低強度瑜伽緩解盆腔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