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菌性陰道炎可能引起小肚子痛。這種不適通常由炎癥刺激或感染擴散至鄰近器官導致,但疼痛程度因人而異
細菌性陰道炎是陰道內正常菌群失衡引起的常見感染,主要癥狀包括灰白色分泌物、魚腥味及外陰瘙癢。當炎癥波及子宮或輸卵管時,可能引發下腹隱痛或墜脹感。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排尿灼熱感或性交疼痛。
疼痛的常見原因:
盆腔充血是導致小腹痛的主要生理機制。炎癥反應會使局部血管擴張,刺激神經末梢產生痛覺。若合并上行感染如盆腔炎,疼痛可能加劇并伴隨發熱。長期未治療的炎癥還可能造成輸卵管粘連,增加不孕風險。
日常護理要點:
保持外陰清潔干燥,選擇棉質內褲并每日更換。避免頻繁使用洗液沖洗陰道,以免破壞微環境平衡。治療期間暫停性生活,伴侶需同步檢查。適當熱敷下腹部可緩解輕度疼痛,但持續疼痛需及時就醫
飲食上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物,減少辛辣刺激及高糖食品。規律作息有助于提升免疫力,每日飲水不少于1500毫升。可進行溫和的盆底肌鍛煉改善血液循環,如凱格爾運動每次10分鐘,每日2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