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性出現肚子疼伴便血可能由痔瘡、肛裂、腸息肉、潰瘍性結腸炎、結腸癌等原因引起,需根據具體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。
1、痔瘡:
痔瘡是直腸下端靜脈叢曲張形成的團塊,排便時糞便摩擦可能導致出血,血液通常呈鮮紅色且附著于糞便表面。內痔脫出或血栓形成時可引發下腹墜痛,可通過溫水坐浴緩解癥狀,嚴重時需行硬化劑注射或痔切除術。
2、肛裂:
肛管皮膚縱向裂傷多因便秘導致,表現為排便時刀割樣疼痛及便后滴鮮血。急性期可通過高纖維飲食和緩瀉劑改善,慢性肛裂伴哨兵痔時需行肛門內括約肌側切術。
3、腸息肉:
結腸息肉可能與遺傳或長期炎癥刺激有關,息肉表面糜爛出血常表現為間歇性暗紅色血便,腹痛多位于中下腹。直徑超過1厘米的腺瘤性息肉需通過腸鏡下電切術切除,以防癌變風險。
4、潰瘍性結腸炎:
自身免疫異常導致的慢性結腸炎癥,典型癥狀為左下腹絞痛伴黏液膿血便,發作期可見每天10次以上腹瀉。治療需采用美沙拉嗪等氨基水楊酸制劑,重癥需聯合糖皮質激素控制炎癥。
5、結腸癌:
惡性腫瘤侵蝕腸壁血管可引起果醬樣血便,腹痛呈持續性并伴有排便習慣改變。進展期患者需根據分期選擇根治性手術配合放化療,早期發現五年生存率可達90%以上。
出現腹痛便血癥狀需及時就醫明確診斷,日常應注意保持每日25克膳食纖維攝入,推薦食用燕麥、火龍果等軟化糞便的食物。避免久坐久站,每小時進行3-5分鐘提肛運動改善肛周血液循環。戒煙限酒,紅肉攝入每周不超過500克以降低結直腸癌風險,40歲以上男性建議每3-5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