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腸腺癌的嚴重程度取決于分期和個體差異,早期發現并規范治療預后較好。
1、早期結腸腺癌:
腫瘤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層時,5年生存率可達90%以上。典型表現為排便習慣改變或便潛血陽性,可通過腸鏡切除治愈。術后需每3年復查腸鏡,飲食宜增加膳食纖維,限制紅肉攝入。
2、中期結腸腺癌:
腫瘤侵犯肌層或區域淋巴結轉移時,需聯合手術與輔助化療。常見方案包含奧沙利鉑聯合氟尿嘧啶類藥物,術后5年生存率約60-70%。治療期間需監測骨髓抑制和神經毒性,建議補充高蛋白飲食配合適度有氧運動。
3、晚期結腸腺癌:
出現遠處轉移后以全身治療為主,可選用靶向藥物聯合化療。雖然難以根治,但通過貝伐珠單抗等藥物可延長生存期至30個月左右。疼痛管理和營養支持是關鍵,需定期評估生活質量。
定期篩查對40歲以上人群尤為重要,推薦每5年做一次腸鏡檢查。保持每日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,控制BMI在18.5-24之間,每日攝入300克以上蔬菜可降低發病風險。出現持續腹痛、便血或體重驟降時應及時就診,避免自行服用止血或止痛藥物掩蓋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