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宮內膜增生可通過藥物調理、激素治療、手術切除等方式干預。子宮內膜增生可能與雌激素水平異常、多囊卵巢綜合征、肥胖、長期無排卵、子宮內膜癌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為月經紊亂、異常子宮出血等癥狀。
1、激素失衡:
雌激素持續刺激子宮內膜可能導致增生。減少高脂肪食物攝入,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蘭花、菠菜的攝入有助于調節激素。規律運動如快走、瑜伽可改善內分泌平衡。
2、代謝異常:
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常伴隨胰島素抵抗,易引發子宮內膜異常增生。控制體重指數在18.5-23.9范圍內,采用地中海飲食模式,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攝入。
3、排卵障礙:
長期無排卵使子宮內膜缺乏孕激素對抗。監測基礎體溫變化,適時補充黃體酮類藥物如地屈孕酮、微粒化黃體酮可促進子宮內膜轉化。
4、癌前病變:
非典型增生屬于癌前病變,與PTEN基因突變相關。診斷性刮宮獲取病理結果后,可考慮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或甲羥孕酮等藥物逆轉病變。
5、惡性轉化:
復雜型增生伴非典型性可能進展為子宮內膜癌。宮腔鏡下子宮內膜切除術或全子宮切除術適用于高危患者,術后需定期隨訪CA125和影像學檢查。
建議每日保證30分鐘有氧運動,每周進行2次抗阻力訓練。飲食中增加亞麻籽、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來源,限制紅肉攝入量在每周500克以內。保持規律作息,避免熬夜影響褪黑素分泌。出現陰道異常出血持續超過7天時需及時婦科就診,40歲以上女性建議每年進行經陰道超聲篩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