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氣虛可通過人參健脾丸、補中益氣丸、四君子湯等藥物治療。脾氣虛多由飲食失調、過度勞累、久病體弱、情志不暢、先天不足等因素引起。
1、人參健脾丸:
人參健脾丸由人參、白術、茯苓等組成,具有健脾益氣、和胃止瀉的功效,適用于脾胃虛弱引起的食欲不振、腹脹便溏等癥狀。該藥通過補益脾氣改善消化功能,需注意感冒發熱期間不宜服用。
2、補中益氣丸:
補中益氣丸含黃芪、黨參、甘草等成分,能升陽舉陷、補中益氣,針對脾氣虛導致的內臟下垂、乏力倦怠效果顯著。長期腹瀉或陰虛發熱者慎用,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。
3、四君子湯:
四君子湯作為經典方劑,由人參、白術、茯苓、甘草四味藥構成,主治面色萎黃、語聲低微等脾氣虛基礎癥狀。現代制劑包括顆粒劑和湯劑,適合長期調理但見效較緩,糖尿病患者應選擇無糖劑型。
4、飲食失調:
長期饑飽無常或嗜食生冷會損傷脾陽,表現為餐后腹脹、大便溏薄。需配合規律進食小米粥、山藥等溫補食物,避免暴飲暴食。嚴重者可能出現營養不良性貧血,需檢測血紅蛋白水平。
5、過度勞累:
體力或腦力超負荷運轉會耗傷脾氣,常見于熬夜工作者或產后女性,伴隨肌肉酸痛、氣短心悸。建議每日午休30分鐘,練習八段錦調理脾胃須單舉式,若出現下肢水腫需排查低蛋白血癥。
脾氣虛患者日常可食用紅棗、薏苡仁、南瓜等黃色食物,中醫認為黃色入脾。每周3次30分鐘快走或太極拳鍛煉,避免久坐久臥。晨起順時針按摩腹部100次促進運化,夜間用艾葉泡腳至微微出汗。若服藥兩周未緩解或出現消瘦、持續腹瀉,需進行胃腸鏡和甲狀腺功能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