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燒本身不會傳染,但引起發燒的病原體可能具有傳染性。感冒病毒、流感病毒等通過飛沫或接觸傳播,患者發熱期間傳染性較強。
1、病毒性感染導致的發燒:
流感、普通感冒等病毒性疾病引起的發熱具有明確傳染性。流感病毒通過患者咳嗽、打噴嚏產生的飛沫傳播,接觸被污染的物體表面后觸摸口鼻也可能感染。發病前1天至退燒后24小時均為傳染期,需佩戴口罩并避免密切接觸。
2、細菌性感染導致的發燒:
鏈球菌性咽炎、肺炎等細菌感染引發的發熱,通常需直接接觸患者分泌物才會傳播。這類疾病使用抗生素治療24小時后傳染性顯著降低,但患者餐具、毛巾等個人物品應單獨消毒處理。
3、非感染性因素導致的發燒:
自身免疫性疾病、腫瘤或中暑等引起的體溫升高不會傳染。這類發熱往往伴隨特定癥狀,如關節腫痛、持續低熱或高溫環境暴露史,需通過醫學檢查明確病因。
發熱期間建議單獨使用臥室和衛生間,每日開窗通風3次以上;飲食選擇易消化的粥類、蒸蛋,補充維生素C豐富的柑橘類水果;體溫超過38.5℃可物理降溫,用溫水擦拭頸部、腋窩等大血管處,同時監測體溫變化。家庭成員接觸患者后需用流動水洗手至少20秒,患者使用過的餐具應煮沸消毒15分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