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斑狼瘡不是單純的皮膚病,而是一種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。皮膚損害只是其臨床表現之一,疾病可累及全身多個器官系統。
一、疾病本質與皮膚表現:
紅斑狼瘡的典型皮膚癥狀包括蝶形紅斑、盤狀紅斑等,但病理機制是免疫系統異常攻擊自身組織。除皮膚外,關節、腎臟、血液系統等均可受累。約80%患者會出現皮膚病變,但僅憑皮損無法確診,需結合抗核抗體等實驗室檢查。
二、系統性損害特征:
疾病活動期可能出現發熱、乏力等全身癥狀,腎臟受累表現為蛋白尿,神經系統受累可引發癲癇。部分患者伴有光敏感、口腔潰瘍等癥狀。根據累及范圍分為皮膚型紅斑狼瘡和系統性紅斑狼瘡,后者危害性更大。
三、診斷與治療策略:
診斷需滿足11項標準中的4項以上,包括臨床和免疫學指標。治療采用糖皮質激素聯合免疫抑制劑控制炎癥,羥氯喹是基礎用藥。中重度患者需使用環磷酰胺等強化治療,生物制劑如貝利尤單抗可用于難治性病例。
日常需嚴格防曬避免紫外線誘發疾病活動,保持低鹽優質蛋白飲食減輕腎臟負擔。適度游泳、瑜伽等低強度運動有助于維持關節功能。定期監測血常規、尿常規及補體水平,育齡期女性需在醫生指導下計劃妊娠。心理疏導對緩解焦慮情緒尤為重要,患者教育可顯著提高治療依從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