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上被硫酸腐蝕可通過冷水沖洗、中和處理、清創消毒、藥物涂抹、包扎防護等方式治療。硫酸腐蝕通常由化學灼傷、皮膚屏障破壞、組織蛋白變性、炎癥反應、繼發感染等原因引起。
1、冷水沖洗:硫酸接觸皮膚后立即用流動冷水沖洗15-20分鐘,水流需保持中等壓力。冷水能稀釋硫酸濃度并帶走熱量,避免灼傷向深層組織擴散。沖洗時注意保護未受傷部位,不可使用熱水或用力擦拭。
2、中和處理:沖洗后可用弱堿性溶液如5%碳酸氫鈉溶液濕敷創面10分鐘。中和反應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,避免使用強堿造成二次損傷。處理過程中觀察皮膚顏色變化,出現蒼白或焦痂需立即停止。
3、清創消毒:使用生理鹽水沖洗去除壞死組織碎片,碘伏溶液消毒創面周圍2厘米范圍。操作需由醫護人員完成,避免自行挑破水泡。深度腐蝕傷需清除黑色焦痂,暴露新鮮創面促進愈合。
4、藥物涂抹:淺表灼傷可涂抹磺胺嘧啶銀乳膏預防感染,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促進修復。疼痛明顯者可短期使用利多卡因軟膏,伴有紅腫時聯合應用莫匹羅星軟膏。藥物需避開眼口鼻等黏膜部位。
5、包扎防護:無菌凡士林紗布覆蓋創面后,用透氣敷料加壓包扎。每日更換敷料觀察滲出情況,保持傷口干燥。深度灼傷需使用藻酸鹽敷料吸收滲液,關節部位用彈力繃帶固定。
受傷后24小時內需避免接觸油脂類物質,飲食增加蛋白質攝入如雞蛋、魚肉促進組織修復。恢復期每日進行手指屈伸鍛煉防止瘢痕攣縮,外出時使用防曬指數SPF50+的物理防曬霜保護新生皮膚。兩周內創面出現化膿、發熱或持續疼痛需及時復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