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光性皮炎不會通過接觸或空氣傳播傳染給他人,其發生主要與紫外線暴露、個體皮膚敏感性等非傳染性因素相關。
1、紫外線暴露:皮膚長時間接觸紫外線后引發炎癥反應,表現為紅腫、灼熱感。日常需避免正午戶外活動,使用SPF30以上防曬霜,穿戴遮陽帽和長袖衣物。
2、光敏物質接觸:部分化妝品、藥物或植物如檸檬汁、芹菜可能增加皮膚光敏性。建議使用無酒精護膚品,接觸光敏物質后需徹底清潔皮膚并加強防曬。
3、皮膚屏障受損:過度清潔或角質層薄弱者更易發病??蛇x用含神經酰胺的修復霜,溫水潔面避免使用磨砂產品。
4、免疫異常反應:少數患者存在免疫系統過度應答,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。臨床表現為瘙癢性丘疹或水皰,需進行光試驗確診。急性期可外用氫化可的松軟膏,口服氯雷他定緩解癥狀。
5、代謝性疾病影響:卟啉癥等代謝疾病患者易伴發嚴重光敏反應。需針對原發病治療,同時嚴格避光,必要時進行窄譜UVB脫敏治療。
預防日光性皮炎需建立系統性防護策略。每日補充維生素D應選擇夜間服用,避免增加日曬需求。戶外工作者建議采用物理防曬與化學防曬結合的方式,每兩小時補涂防曬產品。飲食上多攝入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如藍莓、胡蘿卜,減少光敏性食物攝入。出現持續皮膚潰爛或發熱癥狀時需及時就醫排查其他皮膚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