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后24小時內少量滲血屬于正?,F象,可通過局部壓迫、冷敷、避免劇烈運動等方式處理。異常出血可能與凝血功能障礙、創口感染、高血壓、服用抗凝藥物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為持續大量出血、創面腫脹疼痛等癥狀。
1、局部壓迫:用消毒紗布或棉球咬緊傷口30分鐘,通過物理壓力促進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凝塊。避免頻繁更換紗布或舔舐傷口,防止血凝塊脫落導致二次出血。
2、冷敷處理:術后48小時內用冰袋間斷冷敷面部對應部位,每次15分鐘間隔1小時。低溫可使血管收縮減少出血,同時緩解組織腫脹疼痛。
3、活動限制:24小時內避免彎腰、提重物等增加顱內壓的行為,禁止吸煙飲酒。劇烈運動可能升高血壓導致毛細血管破裂,酒精會擴張血管加重出血。
4、病理因素:創口感染可能與術后護理不當、糖尿病控制不佳等因素有關,需使用阿莫西林、甲硝唑等抗生素。凝血功能障礙患者需檢測PT/APTT指標,必要時輸注凝血因子。
5、藥物影響:長期服用阿司匹林、華法林等抗凝藥物者需術前評估,出血嚴重時可使用維生素K拮抗。高血壓患者應監測血壓,遵醫囑調整硝苯地平、卡托普利等降壓藥物。
拔牙后應選擇溫涼流質飲食如牛奶、蒸蛋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。保持口腔清潔但24小時內勿漱口,次日可用生理鹽水輕柔含漱。若出現鮮紅色血液不斷滲出、心率加快等失血表現,需立即返院進行縫合止血或電凝治療。術后恢復期間建議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、橙子促進創面愈合,避免用吸管吮吸造成負壓性出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