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腸道間質瘤的癥狀可能由腫瘤體積增大、黏膜潰瘍出血、消化道梗阻、腫瘤破裂出血、遠處轉移等因素引起,具體表現與腫瘤位置和分期相關。
1、腹部不適:
早期常見隱痛或飽脹感,多因腫瘤壓迫周圍組織所致。疼痛可能間歇性發作,進食后加重,易被誤診為胃炎或消化不良。部分患者伴隨反酸、噯氣等非特異性癥狀。
2、消化道出血:
腫瘤侵蝕黏膜可導致嘔血或黑便,出血量較大時可能出現貧血癥狀如頭暈、乏力。胃部間質瘤更易發生嘔血,腸道腫瘤則以柏油樣便為主。
3、腹部包塊:
腫瘤直徑超過5cm時可能觸及質硬包塊,按壓有輕微活動度。胃部腫瘤包塊多位于上腹部,小腸腫瘤常見于臍周,直腸腫瘤可通過肛診發現。
4、梗阻癥狀:
腸道腫瘤增長可能引發腸梗阻,表現為劇烈腹痛、嘔吐、停止排便排氣。胃出口梗阻會出現頻繁嘔吐宿食,賁門部腫瘤可能導致吞咽困難。
5、轉移癥狀:
晚期患者可能出現肝轉移引起的黃疸、腹水,肺轉移導致咳嗽咯血。約20%病例確診時已發生轉移,常見轉移部位包括肝臟、腹膜和肺部。
日常需注意少食多餐,選擇易消化的魚肉、蒸蛋等低脂高蛋白食物,避免辛辣刺激飲食。適度進行散步、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,定期復查胃鏡和腹部CT。出現持續消瘦、嘔血或劇烈腹痛應立即就醫,病理活檢聯合CD117免疫組化檢測可明確診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