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甲受傷后變白可通過保持局部清潔、避免二次損傷、促進血液循環、觀察變化、及時就醫等方式處理。指甲變白可能由外傷性甲剝離、真菌感染、甲床損傷、營養不良、局部缺血等原因引起。
1、清潔防護:
受傷后需每日用生理鹽水沖洗甲床,覆蓋無菌敷料防止細菌感染。避免接觸洗滌劑等化學刺激物,修剪指甲時保留1-2毫米游離緣。持續滲出液體或甲周紅腫需使用碘伏消毒。
2、減少壓迫:
穿寬松透氣的鞋子減輕對趾甲的壓力,手指受傷者應暫停彈奏樂器或打字等重復性動作。新長出的指甲較脆弱,運動時可用膠布固定保護,睡眠時避免被子壓迫患處。
3、促進生長:
每日按摩甲周皮膚5分鐘改善局部微循環,水溫40℃左右的熱水浸泡可加速代謝。適當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E,食用雞蛋、三文魚、杏仁等食物有助于角質蛋白合成。
4、觀察變化:
白色區域隨指甲生長逐漸向遠端移動屬正常現象,通常每月生長1-1.5毫米。若白斑范圍擴大或出現黃色分泌物,可能與白色淺表性甲癬有關,需采集甲屑進行真菌鏡檢。
5、醫療干預:
持續3個月未改善需排查銀屑病甲或扁平苔蘚等病理性因素,伴有甲板增厚時可使用阿莫羅芬搽劑。甲床嚴重損傷者需進行甲母質修復術,完全脫落者需佩戴人工甲套保護新生組織。
恢復期間建議選擇低沖擊運動如游泳、瑜伽,避免籃球等高對抗項目。每日攝入20克乳清蛋白粉搭配獼猴桃等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,甲周涂抹凡士林保持濕潤。夜間佩戴專用指套可減少睡眠中意外刮蹭,6個月內避免使用指甲油等化學產品。若伴隨甲板縱向裂紋或凹陷,需檢測血清鐵蛋白排除缺鐵性貧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