痔瘡手術后通常需要住院3至5天,具體時長需根據手術方式及個體恢復情況調整。
1. 手術方式對住院時長的影響:
傳統外剝內扎術創面較大,術后需觀察出血和疼痛情況,住院時間約5天;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PPH創傷較小,住院可縮短至3天左右。若采用超聲刀或激光等微創技術,部分患者術后2天即可出院。醫生會根據術中出血量、創面范圍綜合評估,術后24小時內需重點監測是否出現肛門劇烈疼痛、發熱等感染征象。
2. 個體恢復差異的考量:
年輕患者組織修復能力較強,術后2-3天排便無異常即可考慮出院;合并糖尿病或凝血功能障礙者需延長至5-7天。術后每日需檢查創面愈合情況,正常飲食后觀察2次排便是否帶血,護士會指導溫水坐浴及肛門肌肉收縮訓練。出院標準包括無活動性出血、體溫正常且能自主控制排便。
術后兩周內避免久坐久站,每日用40℃溫水坐浴3次促進血液循環,選擇高纖維飲食如燕麥、火龍果預防便秘。恢復期可進行提肛運動每日3組,每組15次,6周內禁止騎自行車或舉重物。若出現排便困難、肛門墜脹感持續加重需及時復診,術后1個月復查肛門鏡評估愈合情況。保持每日飲水量2000ml以上,適量補充益生菌維持腸道菌群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