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度近視無法完全恢復,但可通過醫學手段控制進展并改善視覺質量。近視度數超過600度或眼軸長度超過26毫米時,眼球結構已發生不可逆改變。
一、控制近視進展的醫學措施:
角膜塑形鏡夜間佩戴可暫時性降低白天裸眼視力需求,延緩青少年眼軸增長。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,通過調節睫狀肌張力減緩近視發展。后鞏膜加固術適用于眼軸持續增長的病理性近視,用異體材料加固眼球后壁。
二、改善視覺質量的干預方案:
激光手術包括全飛秒、半飛秒等術式,通過切削角膜基質層改變屈光度。眼內晶體植入術適合超高度近視患者,將人工晶體植入前房或后房。日常需避免劇烈運動防止視網膜脫離,每半年檢查眼底、眼壓及視神經狀況。
建立用眼行為記錄本,每20分鐘近距離用眼后注視6米外物體20秒。保證每日2小時以上自然光下戶外活動,陽光刺激可促進視網膜多巴胺分泌。飲食補充維生素A、葉黃素及鋅元素,深海魚每周攝入2-3次。避免關燈玩手機等暗環境用眼行為,屏幕亮度需與環境光協調。高度近視孕婦分娩前需專項眼底評估,自然分娩時可能需調整生產方式。定期進行視野檢查、OCT掃描等專科檢測,及時發現視網膜裂孔或黃斑病變征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