視力異常需通過視力表檢查、驗光測試、眼壓測量、裂隙燈檢查、眼底檢查等項目明確病因。眼科醫生會根據癥狀選擇針對性檢測手段,必要時進行視野檢查或OCT光學相干斷層掃描。
1、視力表檢查:采用國際標準對數視力表或Snellen視力表評估裸眼及矯正視力,初步判斷屈光不正程度。檢查時需單眼遮蓋避免干擾,兒童可使用圖形視力表配合檢測。
2、驗光測試:通過電腦驗光儀獲取眼球屈光度數,結合插片試鏡確定近視、遠視或散光類型。40歲以上人群需額外進行老花檢測,青少年建議散瞳驗光排除假性近視。
3、眼壓測量:使用非接觸式眼壓計或Goldmann壓平式眼壓計篩查青光眼風險。正常眼壓范圍為10-21mmHg,測量前需移除隱形眼鏡,角膜異常者需改用筆式眼壓計。
4、裂隙燈檢查:生物顯微鏡下觀察角膜、虹膜、晶狀體等前節結構,診斷角膜炎、白內障等病變。檢查時需配合固定下頜,強光照射可能引發短暫眩目感。
5、眼底檢查:散瞳后采用直接檢眼鏡或眼底相機拍攝視網膜圖像,評估黃斑、視神經及血管狀況。糖尿病患者需重點檢查微血管病變,高度近視者關注視網膜變性灶。
視力檢查前24小時應停戴隱形眼鏡,散瞳檢查后4-6小時避免駕車。日常補充葉黃素、玉米黃質等護眼營養素,控制電子屏幕使用時間,每20分鐘遠眺20秒。乒乓球、羽毛球等球類運動可鍛煉眼部調節功能,定期眼科體檢能早期發現青光眼、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致盲性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