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外線導致的眼部灼傷可通過冷敷緩解、人工淚液滋潤、避免強光刺激、佩戴防護眼鏡、及時就醫等方式治療。紫外線眼部灼傷通常由長時間陽光直射、雪地反射、電焊弧光、紫外線燈照射、高原強光等原因引起。
1、冷敷緩解:
眼部灼傷后立即用干凈毛巾包裹冰塊冷敷眼瞼10-15分鐘,每日重復3-4次。冷敷能收縮血管減輕結膜充血,降低角膜上皮細胞炎癥反應。注意避免冰塊直接接觸皮膚,冷敷后需保持眼部干燥。
2、人工淚液:
使用玻璃酸鈉滴眼液、羧甲基纖維素鈉滴眼液、聚乙烯醇滴眼液等人工淚液,每日4-6次。這類無防腐劑眼藥水可修復受損角膜上皮,緩解異物感與畏光癥狀。使用前清潔雙手,滴藥時避免瓶口接觸眼球。
3、避光防護:
急性期48小時內避免強光刺激,室內拉遮光窗簾,外出佩戴UV400防護墨鏡。選擇環繞式鏡框設計,鏡片需阻擋99%UVA/UVB。陰天或冬季雪地活動時仍需防護,紫外線穿透云層能力可達80%。
4、電焊灼傷:
電焊弧光灼傷可能與未佩戴防護面罩、近距離操作、反射光損傷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為劇烈眼痛、瞼痙攣、視物模糊等癥狀。需急診沖洗結膜囊,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預防感染,必要時包扎患眼。
5、雪盲癥狀:
雪地反射灼傷可能與高海拔紫外線增強、長時間暴露、護目鏡缺失等因素有關,常伴角膜點狀脫落、流淚不止、睜眼困難等癥狀。建議黑暗環境休息24小時,使用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滴眼液促進修復。
紫外線眼損傷恢復期需增加維生素A動物肝臟、胡蘿卜、維生素C獼猴桃、彩椒攝入促進角膜修復,避免游泳防止感染。戶外活動前20分鐘涂抹SPF30+防曬霜于眼周皮膚,滑雪、登山等運動時佩戴專業護目鏡。若出現持續視物變形、視野缺損需排查視網膜損傷,及時進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