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鉗助產后陰道裂傷通常需要4-6周恢復。恢復時間與裂傷程度、個人體質及護理措施密切相關。
1. 輕度裂傷Ⅰ-Ⅱ度:
表淺黏膜或肌肉層損傷愈合較快,約2-3周可緩解疼痛。保持會陰清潔干燥,每日用溫水沖洗2-3次,避免久坐壓迫傷口。選擇純棉透氣內褲,排便時可用干凈紗布輕按傷口減少牽拉。若出現輕微紅腫,可遵醫囑使用康復新液濕敷。
2. 重度裂傷Ⅲ-Ⅳ度:
涉及肛門括約肌或直腸黏膜的損傷需6-8周恢復。術后需預防性使用頭孢克肟等抗生素,配合紅外線理療促進血液循環。排便后需用苯扎氯銨溶液消毒,避免提重物或劇烈咳嗽增加腹壓。若出現發熱、膿性分泌物需警惕感染,可能需二次清創縫合。
恢復期間建議采取側臥位減少傷口壓力,每日攝入30克優質蛋白如魚肉、豆腐促進組織修復。可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,但需待傷口完全愈合后再開始。避免騎自行車、深蹲等增加會陰壓力的活動至少3個月。哺乳期需注意鐵劑和維生素C的補充,預防貧血影響愈合速度。若6周后仍有明顯疼痛或墜脹感,需排查是否存在瘢痕增生或陰道狹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