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可能引起閉經。甲狀腺激素水平低下會影響下丘腦-垂體-卵巢軸功能,導致月經周期紊亂甚至閉經。
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體內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,直接影響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分泌節律。促卵泡激素和黃體生成素的脈沖式分泌模式發生改變,卵巢功能受到抑制,雌激素水平下降,子宮內膜增生不足,最終表現為月經稀發或閉經。部分患者可能同時伴有泌乳素水平輕度升高,進一步加重月經紊亂。
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引起的閉經屬于繼發性閉經范疇。患者通常先出現月經周期延長、經量減少,隨著病情進展逐漸發展為閉經。這類患者往往伴有典型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狀,如怕冷、乏力、體重增加、皮膚干燥、便秘等。實驗室檢查可見促甲狀腺激素水平升高,游離甲狀腺素水平降低。
對于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導致的閉經,治療關鍵在于糾正甲狀腺功能。左甲狀腺素鈉是主要治療藥物,通過補充外源性甲狀腺激素,使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水平。多數患者在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后3-6個月內月經可自行恢復。若治療半年后月經仍未恢復,需進一步排查其他內分泌疾病或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婦科疾病。
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日常需注意均衡飲食,適量增加富含碘、硒、鋅等微量元素的食物,如海帶、紫菜、堅果等。規律作息,避免過度勞累,保持適度運動有助于改善代謝狀態。定期監測甲狀腺功能,根據檢查結果調整藥物劑量,維持甲狀腺功能在正常范圍對月經恢復至關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