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肺炎的典型癥狀包括發熱、咳嗽、呼吸急促、胸痛和食欲減退,嚴重時可出現口唇青紫或嗜睡。病情發展通常經歷早期呼吸道感染表現、進展期肺部炎癥反應和重癥期呼吸衰竭三個階段。
1、發熱:
肺炎患兒多出現38.5℃以上中高熱,細菌性肺炎常表現為持續高熱不退,病毒性肺炎多為弛張熱。發熱是機體免疫系統對抗病原體的反應,但持續高熱可能誘發熱性驚厥,需監測體溫變化并及時物理降溫。
2、咳嗽:
初期多為刺激性干咳,隨病情進展轉為有痰咳嗽。細菌性肺炎常見鐵銹色痰肺炎鏈球菌感染,支原體肺炎多表現為陣發性劇烈干咳。咳嗽反射有助于清除氣道分泌物,但頻繁咳嗽可能影響睡眠和進食。
3、呼吸異常:
呼吸頻率增快是重要指征,嬰幼兒>50次/分、兒童>40次/分需警惕。可能出現鼻翼扇動、三凹征等呼吸困難表現,聽診可聞及濕啰音或哮鳴音。血氧飽和度低于95%提示存在低氧血癥。
4、胸痛:
年長兒可主訴胸骨后或側胸壁刺痛,咳嗽或深呼吸時加重。胸膜受累時可出現胸膜摩擦感,部分患兒表現為腹痛膈胸膜受刺激放射痛。需與心肌炎、肋間神經痛等鑒別。
5、全身癥狀:
常見精神萎靡、拒食、嘔吐腹瀉等消化系統癥狀。重癥患兒可出現口周發紺、意識改變等缺氧表現。新生兒肺炎癥狀不典型,多表現為吃奶差、體溫不升、呼吸暫停等。
肺炎患兒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維持適宜溫濕度溫度20-24℃,濕度50-60%。飲食選擇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,如粥類、蒸蛋等,少量多餐保證營養攝入。恢復期可進行呼吸訓練如吹氣球、深呼吸練習,避免劇烈運動。注意觀察精神狀態、呼吸頻率等變化,3個月以下嬰兒或出現呼吸急促、持續高熱等情況需立即就醫。疫苗接種如肺炎球菌疫苗、流感疫苗是重要預防手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