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脈硬化的藥物治療需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和并發癥選擇,不存在適用于所有患者的“最好”藥物。
1、降脂藥物:
他汀類藥物是動脈硬化基礎治療藥物,如阿托伐他汀、瑞舒伐他汀等,通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延緩斑塊進展。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如依折麥布可與他汀聯用,適用于他汀不耐受患者。嚴重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可能需要PCSK9抑制劑進行強化降脂。
2、抗血小板藥物:
阿司匹林作為一線抗血小板藥,可預防血栓形成。氯吡格雷適用于支架術后或阿司匹林不耐受者。雙聯抗血小板治療常用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,但需評估出血風險。新型抗血小板藥如替格瑞洛起效更快,適用于高危患者。
3、血壓控制藥物:
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培哚普利可改善血管內皮功能。鈣通道阻滯劑如氨氯地平適用于合并冠狀動脈痙攣患者。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能降低心肌耗氧量,特別適合合并心絞痛患者。利尿劑如氫氯噻嗪對容量負荷過重者效果顯著。
動脈硬化患者需長期低鹽低脂飲食,每日鈉鹽攝入控制在5克以內,增加全谷物和深海魚類攝入。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,如快走、游泳。戒煙限酒,保持體重指數在18.5-23.9之間。定期監測血壓、血脂和血糖水平,每年進行頸動脈超聲等血管評估。保持樂觀心態,避免情緒劇烈波動誘發心血管事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