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性尿道感染可通過抗生素治療、對癥藥物緩解、中藥輔助、生活方式調整、預防復發等方式干預。該疾病多與細菌感染、尿路梗阻、免疫力下降、衛生習慣不良、性活動等因素相關,常表現為尿頻尿急、排尿灼痛、下腹不適等癥狀。
1、抗生素治療:細菌性尿道感染需根據病原體選擇敏感抗生素。常用藥物包括左氧氟沙星、頭孢克肟、磷霉素氨丁三醇等,療程通常3-7天。治療前建議進行尿培養檢測,避免濫用抗生素導致耐藥性。支原體感染可選用阿奇霉素或多西環素。
2、解痙止痛:針對排尿疼痛癥狀可短期使用鹽酸坦索羅辛緩解尿道痙攣,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能減輕局部炎癥反應。伴有尿潴留時可臨時采用α受體阻滯劑改善排尿功能,但需排除前列腺增生等器質性疾病。
3、中藥調理:濕熱下注型可選用八正散、三金片等中成藥清熱利濕,慢性反復發作患者適用知柏地黃丸滋陰降火。中藥治療周期較長,建議在醫師指導下配合抗生素使用,避免自行濫用清熱利尿類草藥。
4、飲水管理:每日飲水量需保持2000-3000ml,通過增加尿量沖刷尿道。建議分次飲用溫開水,避免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品。排尿后及時清潔會陰部,選擇純棉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。性行為前后注意清潔,必要時使用避孕套減少感染風險。
5、復發預防:反復發作患者需排查糖尿病、泌尿系結石等基礎疾病。絕經后女性可考慮局部雌激素治療。長期預防可間斷服用蔓越莓制劑,其活性成分能抑制細菌黏附尿道上皮。建議每3個月復查尿常規,出現癥狀及時就診。
日常飲食宜清淡,多攝入冬瓜、黃瓜等利尿食材,限制辛辣刺激食物。適度運動增強體質,避免久坐壓迫會陰。治療期間禁止飲酒,保持規律作息提升免疫力。急性期癥狀緩解后仍需完成全程藥物治療,尿培養轉陰后方可視為治愈。合并發熱、腰酸痛等全身癥狀需立即就醫排除腎盂腎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