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壞東西后惡心想吐可通過補充電解質、調整飲食、腹部按摩、藥物緩解、及時就醫等方式治療。該癥狀通常由細菌感染、食物過敏、消化功能紊亂、毒素刺激、胃腸黏膜損傷等原因引起。
1、補充電解質:嘔吐可能導致脫水和電解質失衡,飲用淡鹽水或口服補液鹽能補充鈉鉀離子。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刺激胃部,建議每小時飲用100-200毫升液體。椰子水、米湯等含天然電解質,適合作為補充選擇。
2、調整飲食:癥狀緩解后從流質飲食開始,選擇米粥、藕粉等低渣食物。避免奶制品、高脂食物加重消化負擔,少量多餐每2-3小時進食一次。香蕉、蘋果泥等富含果膠的食物有助于吸附腸道毒素。
3、腹部按摩:順時針按摩臍周可促進胃腸蠕動,每次10-15分鐘配合熱敷效果更佳。按摩力度以輕微壓迫感為宜,避開劍突下區域。生姜精油稀釋后涂抹腹部能緩解惡心感。
4、藥物緩解:蒙脫石散可吸附消化道病原體,益生菌能恢復腸道菌群平衡。嘔吐嚴重時短期使用多潘立酮調節胃腸動力,但需避免與抗酸劑同時服用。H2受體阻滯劑如雷尼替丁適用于胃酸過多引發的惡心。
5、就醫指征:持續嘔吐超過24小時、出現血性嘔吐物或38.5℃以上發熱需急診處理。嬰幼兒、孕婦及老年人出現意識改變應立即就醫。醫生可能根據病情開具諾氟沙星等抗生素,嚴重脫水需靜脈補液治療。
癥狀緩解期建議每日攝入25-30克膳食纖維,適量補充維生素B6緩解惡心感。避免劇烈運動和突然體位改變,選擇散步等低強度活動促進消化功能恢復。注意觀察大便性狀變化,烹飪食物需確保中心溫度達到70℃以上,生熟食材分開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