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生牙拔除后遺留的牙洞可通過牙槽窩自然愈合、血凝塊保護、骨粉填充、軟組織修復、定期復查等方式促進恢復。牙洞愈合時間通常為1-3個月,具體受創口大小、術后護理等因素影響。
1、牙槽窩自然愈合:
拔牙后牙槽窩會經歷血凝塊形成、肉芽組織增生和骨組織重建三個階段。術后24小時內血凝塊初步形成,7天后肉芽組織填充,3個月左右完成骨化。此過程無需特殊干預,避免用力漱口或吮吸創口即可。
2、血凝塊保護:
血凝塊是愈合的基礎,術后需咬緊紗布30分鐘止血。24小時內禁止刷牙漱口、使用吸管或劇烈運動,防止血凝塊脫落引發干槽癥。若出現劇烈疼痛或異味分泌物需及時就診。
3、骨粉填充:
對于較大牙洞或需種植修復者,可采用羥基磷灰石骨粉或膠原海綿填充。骨粉能維持牙槽骨高度,促進新骨形成,尤其適用于前牙區美學修復。需在拔牙后即刻植入,由口腔外科醫生操作。
4、軟組織修復:
牙齦瓣縫合可縮小創面,常用可吸收縫線關閉拔牙窩。對于多生牙伴囊腫者,需刮除病變組織后行牙齦成形術。術后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減少感染風險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。
5、定期復查:
建議術后7天拆線并檢查愈合情況,1個月后評估骨組織恢復狀態。若計劃種植修復,需在3-6個月后通過CBCT檢查骨量。兒童患者需密切觀察恒牙萌出情況,防止多生牙復發。
術后飲食建議選擇溫涼流質食物如牛奶、米湯,2周后逐步過渡到軟食。保持口腔清潔可使用兒童軟毛牙刷輕刷非創面區,含漱生理鹽水時避免鼓漱動作。恢復期避免游泳、潛水等可能增加創口壓力的活動,吸煙患者需至少戒煙2周以保障組織修復。若出現持續滲血、腫脹加重或發熱等癥狀應立即復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