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胎剖宮產后懷二胎需重點關注瘢痕子宮安全,主要注意事項包括孕前評估子宮恢復、控制孕期體重、監測胎盤位置、選擇合適分娩方式及警惕子宮破裂風險。
1、孕前評估:
建議在計劃懷孕前進行婦科超聲檢查,重點觀察子宮下段瘢痕愈合情況。剖宮產術后18-24個月再孕可降低子宮破裂風險,但超過6年可能增加胎盤異常風險。需排查慢性盆腔炎、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影響妊娠的合并癥。
2、體重管理:
孕期體重增長應控制在11-16公斤以內,避免巨大兒增加子宮壓力。建議采用地中海飲食模式,每日補充0.4mg葉酸至孕12周。血糖異常者需通過膳食纖維和低GI食物控制血糖。
3、胎盤監測:
孕12周后需通過超聲重點排查胎盤前置或植入情況。瘢痕子宮孕婦發生胎盤植入的風險較普通孕婦高3-5倍,典型表現為孕中期無痛性陰道出血。MRI檢查對植入深度評估更具優勢。
4、分娩決策:
符合條件的孕婦可嘗試剖宮產后陰道分娩VBAC,需滿足前次剖宮產為子宮下段橫切口、無其他子宮手術史等條件。多胎妊娠、胎位異?;蝾A估胎兒體重≥4000g者建議擇期剖宮產。
5、急癥識別:
孕晚期突發劇烈腹痛伴陰道流血需警惕子宮破裂,其典型表現為胎心率異常、宮縮形態改變。建議孕28周后每周進行胎心監護,出現持續性宮縮或下墜感應立即就醫。
孕期應保持適度運動如孕婦瑜伽、散步等低沖擊活動,避免增加腹壓的動作。建議補充含鋅、維生素C的食物促進瘢痕組織修復,如牡蠣、獼猴桃等。定期進行盆底肌訓練可降低壓力性尿失禁風險,從孕16周起每日3組凱格爾運動,每組10-15次收縮。出現異常宮縮或陰道流液時需立即臥床休息并就醫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