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齦腫痛既可能與肝火旺有關,也可能由胃火旺引起,需結合具體癥狀判斷。
1. 肝火旺型牙齦腫痛:
肝火旺盛時,牙齦腫痛常伴隨口苦咽干、頭暈目赤、情緒煩躁易怒等癥狀。疼痛部位多集中于牙齒兩側,腫痛程度與情緒波動相關,夜間可能加重。中醫認為肝主疏泄,長期情緒不暢會導致肝氣郁結化火,火熱上炎至牙齦。日常應注意調節情緒,避免熬夜,可飲用菊花茶、夏枯草等清肝瀉火之物。若癥狀持續,可考慮使用龍膽瀉肝湯等方劑調理。
2. 胃火旺型牙齦腫痛:
胃火熾盛引發的牙齦腫痛多伴有口臭、口渴喜冷飲、便秘等癥狀,疼痛部位常見于上牙齦。胃火上炎多因長期飲食辛辣油膩、過量飲酒或暴飲暴食所致。此類患者需調整飲食習慣,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,適量食用綠豆、冬瓜等清熱食物。中醫常用清胃散、玉女煎等方劑清瀉胃火,同時需注意口腔衛生,避免食物殘渣滯留加重炎癥。
牙齦腫痛患者應保持每日兩次巴氏刷牙法清潔,使用軟毛牙刷避免刺激腫脹部位。飲食上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、鮮棗等水果,避免過硬、過燙食物。可配合淡鹽水漱口緩解炎癥,但濃度不宜超過0.9%。適度運動如八段錦、太極拳等有助于疏通經絡,調節氣血運行。若腫痛持續3天未緩解或伴隨發熱、淋巴結腫大,需及時就醫排除牙周膿腫等器質性病變。夜間磨牙者建議佩戴咬合墊,長期反復發作需排查糖尿病等系統性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