腺肌瘤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一種特殊類型,指子宮內膜組織侵入子宮肌層形成的良性病變。多數情況下屬于慢性疾病,雖可能引起痛經、月經量增多等癥狀,但通常不危及生命。
1、腺肌瘤的典型癥狀與分期:
腺肌瘤的嚴重程度與病灶范圍相關。早期可能僅表現為輕度痛經或經期延長;隨著肌層浸潤加深,會出現進行性加重的盆腔疼痛、貧血甚至不孕。部分患者伴隨性交痛或排便疼痛,提示病灶可能累及直腸陰道隔。通過超聲或磁共振可評估肌層浸潤深度,分為淺層型浸潤<1/3肌層、中層型1/3-2/3和深層型>2/3。
2、治療方式選擇:
無癥狀的淺層型腺肌瘤可定期觀察,建議每6個月復查超聲。疼痛明顯者可采用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癥狀,或使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抑制雌激素分泌。對于已完成生育的深層型患者,子宮切除術是根治性方案。保守性手術如病灶切除術適用于有生育需求者,但復發率約30%。
日常需避免高雌激素飲食如蜂王漿,適量補充鐵劑預防貧血。痛經時可熱敷下腹部,練習腹式呼吸緩解痙攣。建議選擇游泳、瑜伽等溫和運動,避免增加腹壓的劇烈活動。合并貧血者應增加紅肉、菠菜等富鐵食物攝入,月經期注意監測血紅蛋白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