視網膜脫離可以治愈,但治療效果與病情嚴重程度、治療時機及方式密切相關。早期發現并接受規范治療的患者,視網膜復位成功率可達90%以上。
1. 視網膜脫離的分期與治療:
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早期可能僅出現閃光感或飛蚊癥,此時通過激光封堵裂孔或鞏膜外墊壓術即可修復。若脫離范圍擴大至黃斑區,需行玻璃體切割聯合硅油填充術,術后需保持特殊體位輔助復位。陳舊性脫離超過3個月者,即使手術成功,視力恢復也可能受限。
2. 影響預后的關鍵因素:
高度近視、眼外傷史人群屬高危群體,需每半年檢查眼底。糖尿病患者合并增殖性視網膜病變時,可能需聯合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治療。術后3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及重體力勞動,定期復查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評估復位情況。
日常需佩戴防紫外線眼鏡減少光損傷,控制血壓血糖在正常范圍。飲食注意補充富含葉黃素的深色蔬菜及omega-3脂肪酸的海魚,避免用力揉眼或突然低頭動作。術后患者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,但跳水、拳擊等可能引發眼壓波動的運動應永久禁止。若出現視物變形或視野缺損需立即就醫,延誤治療可能導致永久性視力喪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