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內障可通過藥物治療、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。藥物治療適用于早期患者,常用藥物包括吡諾克辛鈉滴眼液、谷胱甘肽滴眼液、芐達賴氨酸滴眼液;手術治療主要采用超聲乳化吸除術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、飛秒激光輔助白內障手術。
1、抗氧化藥物:吡諾克辛鈉滴眼液通過抑制晶狀體蛋白氧化變性延緩病情進展,適用于初發期皮質性白內障。患者需每日滴眼3-4次,用藥期間可能出現短暫刺痛感,需與人工淚液交替使用緩解刺激癥狀。
2、營養補充藥物:谷胱甘肽滴眼液能補充晶狀體內抗氧化物質,改善代謝功能。該藥物對核性白內障效果較顯著,使用時應避免與金屬容器接觸,開封后需冷藏保存并在一個月內用完。
3、醛糖還原酶抑制劑:芐達賴氨酸滴眼液通過阻斷山梨醇蓄積減輕晶狀體水腫,對糖尿病性白內障有輔助療效。用藥期間需監測血糖水平,部分患者可能出現結膜充血等過敏反應。
4、超聲乳化手術:采用高頻超聲波粉碎混濁晶狀體后吸除,適用于成熟期白內障。該手術切口僅2-3毫米,術后需佩戴防護眼罩1周,避免揉眼和劇烈運動,視力恢復通常需要1-3個月。
5、飛秒激光手術:通過計算機定位精準制作角膜切口和晶狀體前囊膜切開,術后散光發生率更低。患者術前需停戴隱形眼鏡2周,術后需規律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預防感染,避免游泳和蒸汽浴。
白內障患者日常應增加藍莓、胡蘿卜、深綠色蔬菜等富含葉黃素的食物攝入,避免長時間紫外線照射。適度進行散步、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有助于改善眼部血液循環,術后患者需遵醫囑定期復查眼壓和人工晶體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