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宮內膜厚度的正常范圍通常在5-15毫米之間,具體數值隨月經周期變化。
子宮內膜的厚度受激素水平影響,呈現周期性變化。月經剛結束時,內膜最薄,約3-5毫米;隨著卵泡發育,雌激素水平上升,內膜逐漸增厚至排卵期約8-10毫米;黃體期在孕激素作用下,內膜進一步增厚至10-15毫米,為受精卵著床做準備。若未受孕,內膜脫落形成月經。
異常增厚的常見原因:
子宮內膜超過15毫米需警惕病理狀態。單純性增生可能與長期無排卵、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內分泌紊亂有關,表現為月經不規則或經量增多。復雜性增生或非典型增生屬于癌前病變,需通過診刮病理確診。絕經后婦女內膜厚度超過5毫米時,應排查子宮內膜癌風險,尤其伴有異常陰道流血者需及時就醫。
異常變薄的常見原因:
內膜厚度不足5毫米可能影響生育功能。宮腔粘連多見于多次人工流產或清宮術后,表現為月經量銳減甚至閉經。卵巢功能衰退導致的雌激素不足,常見于圍絕經期女性,可能伴隨潮熱盜汗等癥狀。長期服用避孕藥或促排卵藥物也可能引起內膜暫時性變薄,停藥后多可恢復。
建議育齡期女性在月經周期不同階段通過超聲監測內膜變化,尤其備孕人群需關注排卵期內膜狀態。日常保持規律作息,避免過度節食或肥胖,適量攝入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食物。40歲以上女性每年應進行婦科檢查,出現月經紊亂或絕經后出血需及時評估內膜情況。適度運動如瑜伽、快走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環,但避免劇烈運動造成內分泌失調。